板主註:老弟在給朋友的電郵裡,附了這樣一篇文章,
我徵得老弟同意,把它貼出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為人父母者總會很用心的參與下一代的成長過程,
但是,對於自己父母親的人生旅程,卻往往是所知有限。
我們的上一代在戰亂中成長,經常面對種種身不由己的人生選擇,
即使出生只相差一年、半載,都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生命體驗。
你可知道,民國17,18年次(1928,1929年)左右的台灣爸爸們,
他們當年有的人曾經被選派到日本去裝配戰鬥機(還有船等軍需工廠),
或是一部份的人被調到南洋幫日軍當軍伕?
關於這些去日本「搞飛機」的爸爸們的故事,被拍成了紀錄片,
片名叫「綠的海平線」,已經殺青發行DVD約三年了,
市面上可以買得到,有些視聽圖書館可能也租借得到
(借不到的話可以寫推薦書單給圖書館喔)。
綠的海平線 | www.shonenko.com
(官方部落格:http://quietsummer.com/SHONENKO_BLOG/nfblog/ )
民國17,18年出生的爸爸們,在孫立人將軍號召【台灣新軍】下,
當年或志願或者是依抽籤被派到高雄鳳山五塊厝(現在的衛武營)
當種子教官,準備訓練要「消滅萬惡共匪」的台灣士兵,後來因故提早解散。
這一部相關紀錄片已經訪談拍攝了四年多,目前進入後製作,接近殺青的階段,
片名暫定為「軍教男兒」。
(官方網站:http://quietsummer.com/TMEG_blog/ )
為什麼我會知道這些?因為我老爸就是「軍教男兒」,
最近接受導演郭亮吟小姐的訪談,同時登上部落格的刊頭啦!
所以我老爸就是「Made In Taiwan 的榮民」,
我老爸可是也擁有「榮民證」,所以也算「半個台灣榮民」。
說「半個榮民」是因為大部分榮民該有的福利幾乎都沒有,
並無 「18 趴優惠存款利息」,以及「戰士授田證」的待遇,
只有可以到榮民總醫院看病,幸運的是目前老爸身體還很硬朗,
不需去榮總報到;唯一的毛病是比較重聽,但這樣反而讓他睡覺時,
聽不到吵雜的聲音,一覺到天明,也算是福氣啦。
總之,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,且讓我們在花時間照顧下一代的同時,
記得也多花一點時間,關心與珍惜家中的爸爸媽媽,多跟他們聊聊,
畢竟他們都逐漸老邁。
祝 大家父親節快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