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屬於上一代的塵封記憶,如果長輩不講,
下一代自然無法得知,也無從追溯,
即使長輩們曾經有過轟轟烈烈的事蹟,
只要缺乏紀錄,很可能就此湮沒在時間的洪流裡。

台灣的徵兵制度迄今已行之有年,
年滿 18 歲的屆齡役男,依體檢體位等級入伍服役。
現在的 18 歲年輕人,大都還沒有結婚成家,
所以我對記憶中,家母帶著我和大妹去「面會」當兵的家父這個影像,
心中一直有著納悶與不解,其間雖也曾經試著探詢過,卻又懵懵懂懂。

2007 年 5 月,我曾經貼過一篇家父回憶當兵時候的故事,
我個人是在稍早數年,閱讀過家父寫的該篇當兵的文章以後,
才終於了解,家父居然親身參與了一項劃時代的兵役制度實驗任務,
也就是說,在台灣目前的徵兵制度實施之前,
共有大約 4 千 5 百位長輩,分別以抽籤或者志願方式入營,
他們於 1951 年 1 月起接受常備兵訓練,而在經過 20 個月後,
這項艱辛的訓練計畫因故中止, 4 千 5 百位長輩於是奉令「歸休」,
各自返鄉隨時待命再服役;只不過,近半個世紀以來,
他們一直都沒有再接到徵召令,更沒有被授予「退伍令」,
真不知道究竟是在哪一個環節被遺忘了?

倒是生逢在戰亂時代的長輩們,卻是個個都很認命的自求多福,
在物質極度匱乏的艱困年代裡,力爭上游或者載浮載沈。

近日獲悉準備製作「軍教男兒」紀錄片的工作團隊刊登尋人啟事,
希望能夠尋訪到昔日這群「歸休族長輩」現身說法,
將片片斷斷的久遠記憶,共同拼湊出較為完整的面貌。



這項消息著實讓當年親歷其境的「軍士」前輩們振奮,也讓家屬驚喜與讚佩,
工作團隊在時隔半個世紀,事過境遷,且資料有限、人事已非的情況下,
究竟要如何讓長輩們的記憶串聯時代背景?
同時年事已高的長輩們在配合度上,是否都心力有餘?
工作團隊究竟會送給長輩們以及這個社會什麼樣的記憶拼圖?
凡此種種,都使我不免好奇與期盼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lodyyo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